按Enter到主內容區
:::
現在位置 首頁 > 便民服務 > 檔案下載
  • 友善列印
  • 回上一頁

臺中客家文化粗略辨識說明

臺中客家文化粗略辨識說明
都會中的客家族群在語言、飲食、生活習慣上大多已經被同化,甚至可能不知道自己有客家人的血統,但在生活環境中還保留若干程度的客家傳統文化遺風,因此我們從食、衣、住、信仰、風俗及客家地名殘留等蛛絲馬跡來發現客家文化的蹤跡。
一、食
(一) 米食
粄條、菜頭粄、粢粑、鹹湯圓、艾粄和紅粄等。
(二) 客家小吃
豬腸炒薑絲、客家小炒、福菜等。
(三) 其他
桔醬、擂茶、麻薏粥。
二、衣
南部的客家人穿著服飾以「客家藍衫」為主;北部的客家人偏愛以花布製作衣褲。
三、住
(一)禾埕(曬穀場)
即由正屋與橫屋圍出的廣場,為客家建築中的閒置空間,通常作為處理農作物、休閒、婚喪喜慶、舉行儀式的多功能公共空間。
(二)正廳
客家人祭祀以「祖在廳,神在廟」為習慣,正廳僅供奉祖先家神牌位。
(三)天公爐
家宅祭祀神明的天公爐在屋外,而非在廳堂內,北部與中部天公爐位置以放在龍邊牆面凹槽內最常見。
(四)龍神
龍神位於正廳正中間牆角下,如果正廳神龕下方,有一顆最特別的石頭和香位或是特別安座一個香位,也有用貼紅紙,上面寫著福德龍神香位或是龍神二字,而非「虎爺」。
(五)風水池
半月形、月牙形、圓形或不規則半月池又稱風水池,所謂「有水斯有財」,反映先民期望招財進寶富貴如意的世俗心態。
四、信仰
三山國王廟、義民廟、伯公廟、定光古佛、東峰公太、慚愧祖師。
五、風俗
(一) 新丁粄
如果當年家中有添男丁,就會在農曆的十月十五日左右(確切日期因地而異)打上一斤的新丁粄來祭祀天公,感謝老天爺賜予家中男丁,在這個時候所使用的紅粄就叫做新丁粄。
(二) 絭
小孩出生後如果不好帶,為祈求孩子能平安順利長大成人,會到廟裡祈求神明保佑,幫小孩求絭。
(三) 掛紙
客家人稱掃墓稱為掛紙,意即於掃完的墓掛上紙,以辨別有人祭拜過,除了掛紙外,還要撒一些銀紙在墳塚上。
(四) 客家婦女往生後諡稱「孺人」
客家婦女往生後諡稱「孺人」,「諡」是指人去世後,追念其生前的為人而追贈的號名。
「孺人」係源自古制七品官之妻,相傳是一群客家婦女為了救南宋末帝昺而犧牲成仁,因此祖牌上的「孺人」尊稱,是以生命換來的尊稱。
(五) 祭祀祖先供品用整隻全雞牲禮而非菜碗。
六、客家地名殘留
(一)西屯路底的「火房」
客語中「夥房」指同家族居住的合院。該地為廖姓(詔安客)所居。
(二)西屯區「烈美街」
台中市詔安廖姓為西屯區大家族,家族宗祠「烈美堂」堂號。
(三)北屯區大坑的「東山」
來自當地大埔謝姓客家的堂號。
(四)豐原區「社皮」
原名「社背」,意為「原住民部落後方的村莊」,此類地名閩南語應作「社後」,而客語稱之為「社背」。
(五)后里區「墩仔腳」
以1931 年才從台中東勢移居后里墩仔腳的張天機家族為例,雖然到后里只有60 多年,中年以下客語已經會聽不會說了,但稱呼當地地名「墩仔腳」,仍按照東勢客語習慣。
(六)潭子區「大埔厝」、「頭家(指墾首張家)厝」
潭子的開墾也以大埔張達京家族為首,因而留下地名。
(七)霧峰區「丁台」
霧峰有大埔縣曾、何、巫家族於此建立來台的第一個聚落,名之為「登台」,今誤為「丁台」里。
(八)烏日區「溪心壩」
閩南語中無意義,客語指「溪流中間的沙洲」。
(九)清水區「海風」
來自廣東海豐縣移民之命名。
(十)清水區「吳厝」
為蕉嶺吳姓客家所開墾命名者。
(十一) 「神岡」
源自廣東鎮平縣的「神岡社」。
(十二) 東勢的「中嵙」、新社的「食水嵙」
客語通常把圓盔狀的小山稱為「嵙」。

檔案下載(或附件)

  • 市府分類: 客家事務
  • 最後異動日期: 2019-05-17
  • 發布日期: 2013-10-02
  • 發布單位: 臺中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
  • 點閱次數: 1067